⚠️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20年8月1日 星期六

#明信片系列:接近失傳的經典|珂羅版彩色明信片

在未開始正題之前,我要講一下這篇要寫有少少難度,概因在本地出版書刊之中講及明信片的只有聊聊數本,當中最精典和具參考價值的是多年前出版的《香港歷史明信片(1890s-1940s)》書刊,但要觸及題目的祇在一美國明信片網誌《The MetroPostcard.com》找到相關資料,真的是感激不盡,也很有誠意把不少部分看完,獲益良多。


在上面提及的一書中,作者在開端有介紹香港中期,即二十世紀一戰之後至二戰之間的彩色明信片印刷方式,然而作者只統一歸類為塗彩(Hand-painting)或彩色石印版(Chromolithography)明信片。當時的彩色印刷之中除了彩色石印版、
隨十九世紀末的交通發展,上流社會興起乘坐火車、郵輪四處玩樂,寄出一塊明信片至「遠方親友」成為時尚活動。這是一塊 1913年奧匈帝國因斯布魯克Wihelm Stempile以珂羅版印刷的米滕瓦爾德鐵路彩色明信片,鐵路才於1912年落成使用,出版商已急不及待印行明信片。


這兩塊香港彩色珂羅版明信片係以黑白照片再用人手上色翻製,可以見到招牌的中文字其實是亂寫的,或者說明當年的技師多是外國人,兩塊明信片的出版商M. Sternberg(上)和Lau Ping Kee(下)都在中環皇后大道營業,可以想像這裡曾是這些明信片、舊郵票和錢幣商集中地。



昔日明信片商都會把照片印上多個版本,例如英國的Valentines就有印黑白珂羅版和彩色珂羅版明信片。

膠版(Offset Lithography)(即本地稱的柯式印刷)外還有製作工藝要求很高的珂羅版(Collotype),隨二戰後的科技進步,彩色石印版被不斷改進的膠版取代,然後膠版印刷趨向更高質素和便宜快捷,珂羅版也因為印刷過程複雜在六十年代後被淘汰,至今全球只餘下極少數出版商如上圖的日本京都便利堂使用珂羅版印刷書刊海報或明信片。

上世紀二十年代後,因航空郵件的發展和時尚品味,彩色明信片已佔據明信片市場半璧江山,不過概因技術參差及趕及大量印刷,以彩色石印版印刷的明信片不時可以見到四色版塊叠印不甚準確形成「鬼影」,使黑白明信片並沒有完全遭到淘汰厄運。有部分歐洲印刷商看準情況就嘗試以珂羅版印刷彩色明信片,因印版分辨率較高、全手工製作和使用多色色版,印刷成品細緻無網點,以放大鏡觀看圖片也清楚看到細微的地方成為賣點;而因為以人手逐個印版套印,印版的偏差亦減少不少。不過要留意當時流行的彩色照片其實是黑白攝影再另行塗彩變成,以珂羅版印刷的彩色明信片並不等於現代所稱的「原色明信片」,不同上次介紹的John Hinde彩色明信片一樣迫真。另外因為技術要求較高,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廠商能夠以彩色珂羅版印刷畫報或者明信片,在二十世紀中葉前這些工廠都集中在德國、瑞士和法國,遠東區只有日本和中國有這技術。

可能大家到現在也未知什麼是珂羅版,幸好在Facebook搜尋到一段影片紀錄日本京都便利堂以珂羅版印刷海報的過程,這我就可以在這裡節省不少字碼,要提一提在中國大陸和歐洲仍然有非常少數印刷廠商以珂羅版印刷極為昂貴的限量書刊和複印畫作,至於明信片就只餘便利堂一家。

我在這篇文章中挑選了我過往介紹過的原圖片再次介紹,大部分都是用珂羅版彩色明信片製作,雖然《The MetroPostcard.com》有再細分早期十九世紀末的淡色調(Tinted)(例如下邊的瑞士Phototypie在1899年明信片)、雙色調 (Duotone)、至二十世紀初開始的半色調(Halftone)和最後期的全彩,但因為只是一個簡單而初步的入門介紹,這我就不細分講述了。要補充一下由二十世紀初就有是膠版印刷的明信片,之前的文章例如《長壽新星:聖彼埃及麥克隆雀鳥系列》裡面的美國阿杜邦社區國家協會圖片卡和《盧森堡《珍罕雀鳥》完結篇》的英國自然歴史博物館的明信片,印刷質素可以看到網點粗疏顏色暗啞,

這兩塊瑞士雀鳥原圖片是我較早期製作的,用的是瑞士廠牌Stehli Freres以珂羅版全彩印刷的明信片,刷色和諧精細,有如一塊微型的畫作在手,Stehli Freres之後有一批是標準片幅的拋光明信片是以膠版印刷,收藏或是製原圖片當然首選珂羅版的明信片。
這和現代的膠版印刷有很大分別;另外還有攝影凹版 (Photography)印刷的明信片(即昔日流行印刷郵票的方法),不過因並非主要印刷方式就此忽略了。

只是要分辨彩色石印版明信片和珂羅版明信片除非套印嚴重不凖或者因油墨太厚令紙張破損,其實都因大部份也是以當時流行的半色調製作印版所以對一般沒有印刷知識的玩家也有一定的困難,要分辨的話只能看明信片上出版商名稱及翻查他們的歴史資料。實際一點來說,在香港不少收集郵票和明信片玩家並非看印刷工藝和明信片廠牌,甚或至圖案,一塊香港二十世紀初葉至六十年代圖畫明信片的大部分價值被落在他們覺得很有研究價值的郵票和郵戳身上,或是純粹的市場供求關係。初入門而有興趣的不妨留意歐洲的明信片,這些明信片都頗為便宜,合適的話製作原圖片增添額外的觀賞價值。
二十世紀初明信片市場競爭激烈,有不少廠商也經不起隨兩塊分別是很早期的瑞士1899年和1909年(郵戳年份)的Phototypie珂羅版彩色明信片,製作方法十年間已經有所不同。後一連串戰爭和經濟蕭條而結束,Phototypie和下面V. R. Cumbo都只在二十世紀初經營很短時間後結業。
直布羅陀廠牌V. B. Cumbo以半色調珂羅版印製的風景明信片。不同於繪畫作品,彩色印刷的風光明信片原照片都是黑白照片再以人手上色及加工後再製版印刷明信片,這在當時的彩色明信片來說十分普遍。
原名是建立於1864年法國巴黎Léon & Lévy的Lévy Fils et Cie早就已經以彩色珂羅版印行法國及世界各地風光明信片,這片郵戳年份是1921年的摩納哥明信片無論原照片上色和印刷技巧非常成熟,其時更有印製「立體明信片」(Stereoscopy)。
一塊奧地利Hotel Gisela在二戰時的明信片採用雙色調珂羅版印刷,從二十世紀初至二戰前這種雙色調或者單色調 (Monotone)印刷的明信片很普遍。特別留意明信片的花邊剪裁由三十年代流行起來,至七十年代才逐漸式微。
這塊英國C. W. Faulkner印行的水晶宮半色調珂羅版皮紋紙明信片標明印刷地是德國,德法廠商在二十世紀初承接不少歐美明信片出版商生意。
兩塊瑞士珂羅版和彩光明信片(Photochrom)(彩色石印版一種)都是當地廠家Louvre和Photoglob印刷,顏色誇張是彩光版特色,瑞士是歐洲其中一個生產印刷設備國家之一,故國內有不少廠家印刷這樣的明信片。要注意彩光明信片除非經過拋光工序,否則很多時會在無意間損毀印刷表面,最後一家彩光技術印刷廠商都在1970年結束營業了。
不能不說這塊日本京都便利堂的明信片,正是上邊片中曾出現的《風神雷神圖屛風》的複印品,不過這兩塊是用膠版印刷,故用放大鏡看是有網點的,現代的膠版印刷已經可達每吋600綫,很多細微地方也可表現,尾形光琳所作的《風神雷神圖屛風》原作現保存在京都建仁寺。
出於懷念昔日生活或者事件,甚至是達到商業目的,不少出版機構或者郵票商人都會把以往的明信片翻印或模仿,只是絕大部份都會以普通膠版甚至以數碼印刷方式印刷,購買時要留意是否原來的正版還是只是翻印產品。上面是澳門文化局以黑白明信片模仿的二十世紀初彩色明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