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16年6月11日 星期六

#周郵列國: 建築德意志|德國歷史遺跡與世界文化遺產
第一次修訂|2025/3/30

德國的歷史錯縱複雜,以致其國內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城堡及宮殿,甚至連現代的建築也分開不同的派別。直到2016年為止,德國因其歷史建築、遺蹟和自然保護區而被列為世界遺產共41處,其中6處與他國共有,德國郵政在三月發行兩枚歷史建築郵票,都巧合是在世界遺產之列內。然而本文經過多年,係時候併合與新增其他文章曾介紹過的世界文化遺產。
這篇文章原本就僅有無憂宮與柯維修道院兩項世界文化遺產的原圖片,但事實是德國郵政也不時發行國內的世界遺產景點,不論是以系列郵票形式出現或者純粹獨立一枚發行。其實我也斷續在不同的文章偶爾介紹一下,與其混亂地出現,那就找一篇可以擴張的文章集中在一起。然而遺憾的是德國郵政自郵票加上條碼後,所有郵戳規定使用藍色,由於這種墨水質量並不固定,蓋銷原圖片的風險倍增,而開辦臨時郵政局數量也大幅下降,縱合這些因素似乎並不是每枚郵票都值得製作原圖片。

至於一些獨立介紹的文章如七嶺山或者新天鵝堡我就不作搬運工了,畢竟這會導致文章重覆,更為混亂。下面分開黃色底色是世界文化遺產,藍色底色則是普通的遺跡,當然我們也期待有機會成為真正世界文化遺產。
聖保羅教堂
(Kirche St. Paulus)
沃姆斯(Worms)、施派爾(Speyer)與美茵茨(Mainz)的猶太人文化與宗教中心建築群在2021年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這三個都市也是位於萊茵河上游位置,十一至十四世紀中也紀末期時期這三個都市建設了猶太教堂和婦女會堂,還有猶太人公墓形成了一個猶太人社群,這些建築包括在世界遺產名錄之中。沃姆斯的聖保羅教堂與修道院(Stift St. Paulus)的歷史可追溯至十一世紀,祗是其歷史直至1802年被世俗化前卻是一塌糊塗。從1929年至今,演變成為聖保祿多明尼加修道院(Dominikanerkloster St. Paulus)的修道院教堂。郵票以及郵政局的郵票說明並未指出剪影圖案是聖保羅教堂,但整座城市僅有它是這個形態。
雷根斯堡主教座堂
(Regensburg Dom)
位處雷根斯堡舊城中心點,現在的座堂是1520年建築完成,哥德式風格教堂係德國南部重要教堂之一,其歷史悠久的唱經班亦十分著名。在二次大戰之中,舊城包括主教座堂都未被戰火波及,至2006年雷根斯堡舊城正式成為世界文化遺產。
柯維修道院
(Fürststift Corvey)
才在2014年登錄世界遺產名錄的柯維修道院係位處北萊茵.西法倫州的赫克斯特(Höxter),係神聖羅馬帝國六座自治的采邑修道院之一,在815年倡議建設,到826年才正式成為修道院,隨後的日子因其修道學院而聞名,從此修道院其周邊地區直到十二世紀因而繁榮發展並成為一座城市。然而十三世紀中葉,城市與帕德博恩主教結盟並破壞修道院,城市從此衰落變成鄉村地區,修道院更慘於十七世紀被洗劫胎盡。1665年明斯特主教重建柯維修道院,除殘留的西塔建築部分外新建的都以巴洛克風格設計。至1820年修道院輾轉落維克托.阿瑪迪斯手中並再次重建至今天建築。
羅斯托克
(Rostock)
北方沿海城市建城800週年,德國郵政發行一枚郵票以作紀念。二戰後羅斯托克曾被蘇聯佔據並在隨後的日子被劃入東德範圍,原來倖存的舊建築都被破壞拆毀以建設「現代化」都市,從明信片可見城市雖有800年歷史但並沒有太大特色。
瓦爾特堡
(Wartburg)
建於1073年的艾林納赫(Eisenach)瓦爾特堡曾被作為新天鵝堡設計時的參考對作,然而經過歷年的修繕,古堡最舊的裝修只是十九世紀時代。二戰後隨德國分裂後瓦爾特堡歸入東德境內,並在五十年代再次得到重修,至1999年瓦爾特堡被登錄世界文化遺產。
無憂宮
(Schloss Sanssouci)
1990年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的波茨坦和柏林的宮殿和公園建築群(Schlösser und Gärten von Potsdam und Berlin)係一系列150座不同的建築分佈在首都柏林附近與波茨坦,大部分都是在十八世紀普魯士時期興建,雖然遺跡佔地廣闊,卻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東西德分裂而變得不完整,甚至因為東德為興建柏林圍牆而損毀部分遺跡。今次發行的波茨坦和柏林的宮殿和公園建築群之一的無憂宮郵票係「德國宮殿系列郵票」其中之一,無憂宮在東西德分裂時期就是在東德境內,故此東德也曾為此發行郵票,兩德統一後德國在1993年才為無憂宮印成郵資標籤。位處波茨坦(Potsdam)的無憂宮係這個系列建築群中最早期在1990年登錄在世界遺產之一,係十八世紀霍克索侖家族的宮殿。最為標誌性的是宮殿南側山坡的葡萄山梯形露台,在1744年由腓特列大帝下令建造,然後在翌年興建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花園。至於宮殿本身則用上當年從法國席捲全歐洲大陸的洛可可(Rococo)式風格設計,宮殿外牆出現多條細緻的雕刻柱作為裝飾。
羅滕堡
(Rothenburg)
每年的歷史建築系列都會是以連票形式發行,2019年就選上德國中南部古城羅滕堡,雖並非世界文化遺產但作為中世紀舊城亦值得一遊,這個位處巴伐尼亞高處的古老城鎮保留著自中世紀開始的暗紅色瓦頂半木結構房屋,牆身縱橫交錯的木樑也都漆上接近的色調,故以「Rothenburg」形容這些特色建築,在德語中亦即「紅色城堡」。
德紹.沃利茨園林王國
(Gartenreich Dessau Wörlitz)
昔日是在東德範圍的德紹.沃利茨園林王國始建於十八世紀,係歐洲大陸大型的英式景觀園林,雖然早在2000年時已經發行郵票以紀念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但至2018年德國郵政再度發行郵票慶祝建園200週年,連票是園中的沃利茨湖風光。
弗里登施泰因宮
(Schloss Friedenstein)
在十七世紀中葉以10年時間在1656年建成的弗里登施泰宮位於德國中部城市哥達(Gotha),係建築在原來格林施泰因古堡(Burgruine Grimmenstein)遺跡之上,其經典的整體簡約和對稱設計白色外牆與強烈對比的黑色瓦頂,係巴洛克風格早期的代表,其英式花園亦是德國同類型花園最早期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