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星嘉坡郵政繼續回顧歷史,與國家圖書館管理局(National Library Board)合作在9月29日發行一套四枚《早期星嘉坡河聚居地》(Early Singapore River Settlement)郵票輯錄四幅十九世紀星嘉坡河河口居民活動的繪畫,這些繪畫現今收藏在維多利亞街的國家圖書館之內。據國家圖書館管理局稱郵票係配合「圖書館與檔案館藍圖2025」(Libraries and Archives Blueprint 2025, LAB25)活動,似乎除了下載國家圖書館的原畫圖像印刷明信片之外應該沒有正版的明信片,故我只介紹餘下三幅圖片出處:90c係從河北岸遠眺今牛車水及珍珠山(Pearl’s Hill),位置大概是克拉碼頭一帶,圖片係由Barthelemy Lauvergne在1837年繪畫;順道一提這圖原本是彩色油畫,在1990年曾發行過郵票。1,15元係從政府山,即今日康寧炮台望向東南方星嘉坡海峽,係Robert James Elliot在1822至24年所繪,其時星嘉坡已經是從西方去遠東必然中途站,繪圖者亦是其中之一。1,50元是1823年建成橫跨星嘉坡河的比森門橋(Presentment Bridge),雖以木建但中間可以開合以供船隻通過星嘉坡河。這星洲第一道橋在1844年拆卸後歷湯申橋和現今已列入國家古蹟,建於1929年的第二代愛琴橋(Elgin Bridge),圖畫則是由William Robinson在1826年繪畫。 | 祇是他們卻未有說明這個會否成為系列或者再有圖書館的收藏品在日後的日子印成郵票。
從星嘉坡開埠以後,適逢當時中國滿清在十九世紀中葉後國力衰退經濟下行,沿海地區居民尋求往海外謀生機會,尤以鄰近福州及廣州通商口岸的福建省及廣東省佔多。他們多數乘搭輪船往東南亞;也有不少遠渡太平洋北美西岸甚至遠至南美,但整體上目的地稱作「南洋」的暹邏、馬來亞、星嘉坡及荷屬東印度佔極大比例。1965年星嘉坡獨立建國,華人已佔國家最大組成部分,當時就如引言所說,星嘉坡河一帶自開埠之始是華人聚居地,隨從中國移來的人口不斷增加,聚居地不斷向河岸南端發展形成一個華語社區,即今天的牛車水和直落亞逸一帶。無巧不成話,英國殖民者雖然也是在星嘉坡河河口登陸,卻是在北岸建立他們的行政區,這套郵票的 ⇢ 80c郵票係由HS Melville所繪的就是1845年歌烈碼頭近星嘉坡河河口一帶的熱鬧情況。隨殖民地政府在二十世紀初南岸新填地建立商業中心,在近代這個大區域已經成為中央商業區。
⇣ 2018年發行的《星嘉坡早期行業》(Early Trades of Singapore)就有一枚郵票繪畫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初華人在克拉碼頭當咕喱(Coolie亦即閩南或廣東話「苦力」)的情況,至二次大戰之後仍有不少華人以此為工作。 |
All paintings © National Library Board 這幅填色明信片是1920年代由 Max H. Hilckes出版,雖然沒有註明但從質量可辨是德國珂羅版印刷,畫面係星嘉坡河向東南方拍攝,背後是建於1862年第一代愛琴橋,或者,這幅明信片貼1,50元似乎好一點。 另外這幅是向東拍攝的李德橋(Read Bridge)的克拉碼頭附近的景貌,橋原本是建成於1869年,而明信片則是1900年代初所拍攝,位置就是約90c郵票那處,惟郵票是從小支流向南展望。李德橋在1931年以鋼鐵重建,今日僅開放給行人和單車通過。 | 有很多原因之下直觀僅能製作第一幅圖的原圖片,事實上最好是找到同圖的明信片及蓋上圖畫收藏地附近的郵政局日戳最好不過了。由於不確定國家圖書館管理局有沒有印製明信片,我也假設坊間明信片未獲版權授權,我唯有找些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填色明信片製作原圖片比較好了,這亦不會冒侵犯版權之嫌疑。話雖然時空交錯,畢竟自星嘉坡開埠至二戰後星嘉坡河河貌除建築物由茅屋變成南洋騎樓式店屋也沒重大變化。開埠初期至二十世紀初從外國郵船運來的郵件都在港口以外下卸至駁艇,至克拉碼頭後才由華人充當的咕喱運上岸,1874年新建的兩層郵政總局就在浮爾頓廣場與交易所為鄰,1923年兩者拆卸變成在1928年才開始使用的浮爾頓廣場1號第三代郵政總局。這片日本版明信片上的哥里門橋橋被填上紅色,與下面照片版有很大不同。 | 兩幅原圖片都蓋上了萊佛士坊郵政局首日日戳,但經過仔細研究其實除可以選更合適的郵票貼外,第二幅更理想的蓋戳郵政局是牛車水,很可惜下面再續另一個故事。
也許不是巧合,星嘉坡郵政隨後在10月9日發行《星嘉坡郵政服務歲月》(Singapore Postal Services Over the Years)郵票和 ⇣ 郵資標籤紀念郵政服務165週年,設計概念是165年來郵件運輸的方法,第一枚是開埠開初以咕喱把郵袋從小船搬運上克拉碼頭附近的郵政總局,到最後兩枚的「POPStation」全天候郵包櫃與及無人飛機派遞服務。
|
⇢ 昔日星嘉坡河駁船船伕也是以華人和馬來人居多,在同一套郵票中也有描繪他們作為船伕的情景,明信片左方正是當時稱作浮爾頓大廈的郵政總局,殖民地時代末期新年期間會舉辦活動,其中一項是這些船伕的比賽。 |
⇡ 這原圖片也是來自同一輯二戰後至星嘉坡建國初期新聞圖片印製的明信片,可見星嘉坡河河口仍然泊滿駁艇。 |
上邊提及牛車水郵政局的另一個故事,是星嘉坡郵政近年因應巿場狀況除了結束大部分郵政代辦點外更將不少較少顧客的郵政局關閉,繼諾維娜在9月30日關閉之後緊接在11月4日據稱是因為所在的珍珠坊業權問題結束牛車水郵政局業務,但卻一如其他已關閉郵政局一樣並沒有擇地重開,原有顧客都要被迫去商業區的珊頓道郵政局了。星嘉坡歷年不少郵票都與華人與牛車水有關,這是一次難得且最後一次補蓋牛車水郵政局日戳機會。開埠初期建成橫跨星嘉坡河的比森門橋連接同時期的橋南路和橋北路,隨殖民者的印度船隊而來,這些印度人在當時華人聚居地旁興建了興都廟,這座在橋南路旁的馬里安曼廟(Sri Mariamman Temple)在1827年落成,但隨華人社區擴大,興都廟和1826年建成的詹美回教堂(Masjid Jamae)都融入牛車水社區。 ⇢ 新橋路自建成後成為星嘉坡主要道路,但因橋南路和橋北路比較早年建成故別稱大坡大馬路和小坡大馬路(稱河北地方作「小坡」係因為二十世紀開始華人連該地帶也作為他們聚居地,相對河南的「大坡」而言),哥里門橋一般都稱作「Main Bridge」或「二馬路橋」,第三代以鐵搭建的橋在1886年建成,至1986年重建至今天寬闊水坭橋。 |
連接星嘉坡河至牛車水有兩條主要大街,除早期建成的橋南路,在西邊的是新橋路以哥里門橋(Coleman Bridge)為起點跨過星嘉坡河,這條寛闊大道在1842年建成後成為由星嘉坡河通過牛車水至甘榜峇魯和星嘉坡南岸的主要通道,十九世紀末分拆東西兩條平行道路並逐漸成為商業中心地帶,在1919年道路西面一邊改稱余東旋街。明信片可見滿街的人力車,這些車伕都是由華人或馬來人擔任。新橋路和橋南路連接的的寶塔街自十九世紀中到二戰前係牛車水路邊街市與咕喱商人宿舍集散地,直到戰後變成當區著名夜市,1978年政府整頓路邊小販並把他們搬至新建的芳林巴剎和熟食中心,在近年寶塔街成為行人專用區,除了地道特色紀念品大部分攤販以售賣中國製造產品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