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22年6月4日 星期六

一牛絡首四牛閒|中國《五牛圖》
編寫日期|2021/8/9

雖然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存有不少數量當時國民政府遷台時一併帶來的古物古畫,但大部分瑰寶仍遺留在中國大陸,隨後更絕少參與國際拍賣以將昔日被列強奪走的國寶回流中國。另一邊廂,共產黨在掠奪大陸政權後不久率先購回流落外地的唐代名作《五牛圖》,這圖更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經典「鎮館之寶」。
這幅疑似出自唐代韓滉手筆的《五牛圖》早年在民間富賈中流轉,直至清代乾隆年間揚州的大鹽商汪學山趁乾隆南巡時將此圖進獻給乾隆才得以成為清宮的寶物。到清末八國聯軍攻陷北京,此畫消失於清宮,從此消聲匿跡。然而,據流傳記載,
1950年時有香港人得悉此畫將會現身拍賣行,遂通知中共政府時任總理周恩來出手把古畫購回,周恩來無視當年初建國之困難卻命文化部揮金以六萬港元之「天價」把畫購得,美其名稱係將昔日流落外國瑰寶送回祖國。幸而隨後日子收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並加以修復,逃過了中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黑暗時期被毀的厄運。圖的歷史概括就如上段所述,至於真確性和為何不是通知迫遷台灣的國民政府就無從考究了。惟有件事肯定的是畫作從清代乾隆時就在宮內是真的,至少他在畫中央題上一辭「一牛絡首四牛閒,弘景高情想像間,舐齕詎惟誇曲肖,要因問喘識民艱」和他散落全畫的印章。在古時收藏家都會喜歡把自已的印章蓋在收藏的畫作之中,

中國郵政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不少郵票題材銳意革新,似偏向古典文藝作品為依歸。《韓熙載夜宴圖》算是早期古畫系列之一,留意這組郵票特別之處是國銘和票題都是正體中文字體排列。

1 尼維斯和 2 柬埔寨的《五牛圖》郵票都是在1990年代中期發行,當時中國熱再次興起,而中國大陸集郵者亦開始收集「外國郵票中的中國事物」郵票,算滿足了各方所需。3 最後是中國的同一圖作對比。


台灣上年擬發行的宋代郭熙《早春圖》小型張,她們發行的古畫郵票已達泛濫地步。

甚至在畫中題字,除了以證自已曾收藏之外在轉賣時亦可以保值。

《五牛圖》的創作過程我想不用寫了,因為小型張邊紙上就印上了韓滉畫畫的描述。不過這幅作為中國流傳至今最早期一幅紙本繪畫,除不少人希望一睹芳容之外,中國的集郵者極度渴望如其他名畫例如《韓熙載夜宴圖》(1990年)、《步輦圖》(2002年)、《洛神賦》(2005年)、《揮扇仕女圖》(2015年)一樣都登上郵票。最終《五牛圖》郵票經過千呼萬喚下在2021年發行,這套郵票更是用上宣紙以平版混合雕刻版套印,並首次用上特別齒孔以完整展示整卷畫作,頗有特色。

12 3
在下一篇文章我提到中國地區集郵者並不屑華人繪畫的西洋畫,甚至現代畫登上郵票,在郵票的市場價格,綫上討論區、群組都有一股強大的風向。當然,在純粹欣賞藝術而言這種分野難有說服力,


有比較便有傷害|「香港館藏系列」雖然每次都是精選的藏品,卻不是每套都受中國大陸集郵者歡迎,連續兩年分別是宋代陳宇動植物水墨畫和清代十九世紀外銷畫,評價結果不言而喻。
但如是很個人的感覺最多就好似「我對只有黑白單調色彩的中國水墨畫並無好感」一樣而已,不過很明顯中國郵政也深明這道理如之前的古畫郵票一樣也發行小型張和周邊產品。但是事實上《五牛圖》又不是第一次登上郵票,最少尼維斯和柬埔寨也曾發行過,差別就是原照片拍攝問題和印刷質素了。

其實也要補充一下,之前提過國民政府遷台時帶走的古畫自上世紀六十年代已經陸續發行郵票,例如《清明上河圖》和《宋人入驛圖》,更多的是清代朗世寧各式動植物繪畫,甚至達到泛濫的情況;而兩岸各自擁有各半的《富春山居圖》在中國大陸發行更引起爭議,台灣一方抗議中國大陸並未取得原圖版權便私下印就郵票發行,不難估計這個抗議對霸道的中國而言根本無視存在。
《五牛圖》郵票盡按照題字和印章位置巧妙切割五枚不同大小的郵票,在中國郵票質量之中已屬佳品,留意乾隆皇帝題字在第三枚郵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