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所謂的精品,似乎在不同地域的集郵者會有不同想法,觀察了一段頗長的時間,台灣本土的集郵者介意的是郵票印行量和題材,至於圖案美觀與否就不見得有什麼突破性要求,從上至下:灰背鷗(1959)、帝雉(MikadoPheasant, 1967)、白耳畫眉(White-earedSibia, 1990)和栗喉蜂虎(Blue-tailed Bee-eater,2003),雖然都用上不同設計效果和印刷方法,個人而言似乎就是1959年一枚最好看了。來來去去都最好是停留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那樣就最好。隨時間過去,當地的集郵已經是日落西山的玩意,沒有太多新世代人想玩玩這個活動,縱使這情況已經是全球性,但似乎他們並沒有打算自行撿討為什麼沒有人願意玩:最少恆常訂購一套郵票也好。 ⇡ 2014年的藍腹鷴和 ⇣ 2018年的《保育鳥類郵票》風格異迴,後者雖然聲稱是水波紋背景設計但不明所以。那麼我們不妨查閱台灣的郵票目錄或者中華郵政官方網站的圖庫作一個對比,1967年的一套《台灣雀鳥》郵票和去年的《保育鳥類郵票》,兩者相差近半個世紀,卻是雷同程度非常大,直接以白色背景和鳥類邊緣托上較淡的顏色,只是《保育鳥類郵票》更加奇特的把猛禽的頭部作一個大特寫,仿彿就是被獵人砍頭一樣,極度不安,然而在台灣集郵圈中卻沒見什麼人批評,甚至相反地有人覺得非常好看。我記得我並不是第一次在這裡批評台灣郵票,對上一次應該是台灣藍鵲郵資標籤,只是由於不是在地人我不便提出太多意見了,而且我不太理解他們上至集郵處下至集郵者的想法,當然近年的台灣郵票也不乏好的設計的,除以大幅照片作主圖的《寶島風情郵票》系列之外,以復古插圖風格出現的《燈塔》也是值得一讚,可惜一年發行近20套郵票就只有聊聊一兩套是精品,那麼近一、兩年都沒有玩台灣郵票,特別是不乏其他東西可玩的情況下台灣郵票變成可有可無,這個與時代脫節的風氣和市面民間文創風氣大相逕庭。 ⇢ 四枚郵票上的物種都不是台灣特有種,他們都廣泛生活在遠東區的歐亞大陸之上。不過鳳頭蒼鷹比較特別的是台灣的一種是亞種(郵票上沒有標明),而中國大陸除廣東省汕頭至香港一帶區域外極少被發現。 原圖片我只是製作了鳳頭蒼鷹(Crested Goshawk)一種,其他的雖然有明信片在手但我沒打算做了。台北大安區著名的大安森林公園是僅有被觀察記錄的市區綠化帶,一路之隔的大安郵局戳戳樂最適合不過。
從上至下:灰背鷗(1959)、帝雉(MikadoPheasant, 1967)、白耳畫眉(White-earedSibia, 1990)和栗喉蜂虎(Blue-tailed Bee-eater,2003),雖然都用上不同設計效果和印刷方法,個人而言似乎就是1959年一枚最好看了。
⇡ 2014年的藍腹鷴和 ⇣ 2018年的《保育鳥類郵票》風格異迴,後者雖然聲稱是水波紋背景設計但不明所以。
⇢ 四枚郵票上的物種都不是台灣特有種,他們都廣泛生活在遠東區的歐亞大陸之上。不過鳳頭蒼鷹比較特別的是台灣的一種是亞種(郵票上沒有標明),而中國大陸除廣東省汕頭至香港一帶區域外極少被發現。
原圖片我只是製作了鳳頭蒼鷹(Crested Goshawk)一種,其他的雖然有明信片在手但我沒打算做了。台北大安區著名的大安森林公園是僅有被觀察記錄的市區綠化帶,一路之隔的大安郵局戳戳樂最適合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