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紐西蘭、澳洲和澳屬 南極領地在2015和 2017年分別印行次南極 群島、赫德島和麥覺理 島郵票,這枚澳屬南極 領地郵票是其中之一。 ![]() 紐西蘭次南極群島上生活 不少特有種生物,因其 生活範圍太小都面對瀕危 的命運。 ⇢ 麥覺理島如同其他 兩個澳洲南極基地都 設有郵局,並且有使用 帶圖案的日戳。正式 來說麥島是塔斯馬尼亞 省管理,不過郵票以澳洲 南極領地名義印行。 |
次南極帶的定義雖然是南緯46至60度間和南極大陸以北,不過似乎並非是一刀切的,共識是南大洋範圍以內的島嶼,絕大部份地方都受到南極繞極流影響,然而例如在南緯51度附近的福克蘭群島因受到南美洲大陸的屏蔽而氣候溫和,便不算入次南極帶。
![]() | |
![]() ![]() ![]() ![]() |
⇠ 從1969至1996年間的地圖郵票,1 豬島、2 企鵝島、3 阿波特爾群島、4 東島和 5 波塞申島都屬克羅澤群島一部分。 相隔多年,法國在南印度洋海域的次南極島嶼在2019年申遺成功,範圍是克羅澤群島(Archipel des Crozet)、6凱爾蓋朗群島(Archipel des Kerguelen)、7聖保羅及阿姆斯特丹島(Île Saint-Paul et Île Amsterdam)和相關海域,要注意縱使聖保羅及阿姆斯特丹島位處南緯37度附近,卻因為強烈南極繞極流影響都算進次南極帶的島嶼,而且還很適合企鵝在這裡生活。這些島嶼都是歸屬法國南方及南極領地管理,除了聖保羅島之外全部駐有科研人員,當然也有郵局了。 ![]() ⇠ 南跳岩企鵝 | |
⇢ 從法國南方及南極 領地寄出的信件和明信片 大多數都會蓋上當年 科學研究隊的圖章紀念, 有時甚至附上隊長和 當年值班郵局局長簽名。 |
![]() | |
⇢ 2011年法國的IPEV 在凱爾蓋朗群島推行 RENKER計劃,在島上 飼養一定數目的馴鹿 作研究用途,雖然在 島上的馴鹿全部都是 雄性,但仍然遭到環保 組織非議,信天翁及 海鸌保護諦約會議在 2015年撰文歡迎項目 完結,還海鸌一個 築巢地方。 |
![]() | |
![]() ![]() ![]() ![]() 次南極帶島嶼大部分地方因仍屬原始環境令其保留生物多樣性,有不少南半球生活的鳥類都選擇在這裡繁殖下一代,四封分別從克羅澤群島和凱爾蓋朗群島寄出的信封都貼有鳥類郵票。牠們分別是銀灰風暴鸌 (Southern Fulmar)、海角鸌 (Cape Petrel)、漂泊信天翁 (Wandering Albatross)、國王企鵝 (King Penguin)、北極燕鷗 (Arctic Tern)、凱島針尾鴨 (Eaton’s Pintail)和克格倫燕鷗 (Kerguelen Tern),凱島針尾鴨和克格倫燕鷗都是這兩個群島的特有種雀鳥。 ![]() 歷年來都有不少探測基地因地理原因遭到廢棄,凱爾蓋朗群島中部海灣區域曾經有一個基地,似乎因為未能停靠更大型補給船而停用,從郵票圖可見是懸崖峭壁,船隻難以泊岸,現在基地搬至法蘭西港。 ![]() 人類在次南極帶島嶼的主要活動除捕魚的經濟作業外最大項目都是科學研究,2019年一套郵票係克羅澤島阿美尼堅灣(La baie Américaine)的探測活動,留意寄出地點卻是凱爾蓋朗群島法蘭西港,有點不完美了。 ![]() ![]() 次南極帶島嶼都是各種企鵝如巴布亞企鵝和國王企鵝活躍的地方,右邊一幅原圖片是凱爾蓋朗群島西南方拉羅斯灣(Baie Larose)的石灘因受到地形影響阻擋了強烈的西風,成為牠們最佳登岸點。拉羅斯灣前面的尖角是聖安娜尖頂 (Doigt de Sainte-Anne)是這些次南極帶島嶼奇異地形之一,最高點是235公尺。 |
2021年4月3日 星期六
盡頭以外|法國南方及南極領地:次南極帶世界自然遺產
捷徑|
**2019,
**2020,
*南極洲,
^世界遺產,
法國南方及南極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