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23年2月25日 星期六

舊八景與新八景|澳門東望洋燈塔與西望洋海崖聖母小堂
編寫日期|2023/2/11

自葡人佔據澳門半島以來,因南灣背靠兩座山坡作為屏障而一直都是作為他們停泊商船的港口。對葡人比較重要的是分別稱作東望洋山和西望洋山的山坡都在1622年建成小宗教建築,當然同時築起炮台作防守之用。至去年兩山的小堂剛好建成400週年,郵電局卻祇發行西望洋山小堂紀念郵票。
要數澳門南灣(當地廣東話讀作「南環」)的歷史,恐怕是一匹布的長,

澳門在1948年首次以澳門風光發行圖案郵票,其中3仙是西望洋海崖聖母小堂而8仙則是從西望洋山眺望南灣岸邊,遠景是東望洋燈塔,圖片是1950年第二次印刷的郵票。
一如既往這裡並不是講故事的地方我就直接省略了。葡人在十六至十九世紀的長時間僅佔據澳門半島南部,故南灣、背後的東、西望洋山和後面的平地便成為他們的行政和商業中心,葡人也成勢在兩山上建設炮台與及教堂以作抵禦荷人入侵和供葡軍禮拜。1622年東望洋山上的聖母雪地殿聖堂和西望洋山上的海崖聖母小堂與炮台同時建成,澳門雖然在近300年的時間澳門的行政中心與商業貿易仍然集中在南灣,但葡萄牙人從十六世紀開始就在東望洋山後地勢較低一帶建成多座較為廣為人知的教堂和主教座堂,令山上兩座小聖堂較為失色。

去年澳門再以五處被列作世界文化遺產為《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頒佈50週年》發行紀念郵票,其中之一是聖若瑟修院及聖堂就位在西望洋山背山脊上。
更具規模和扺禦能力更高的東望洋炮台在1638年建成並在1865年更建成遠東區首座燈塔,至此聖母雪地殿聖堂嚴如燈塔的附屬設施。這個建築群從這時至二十世紀末成為澳門最高建築物,也從此成為澳門的標誌,至少從南灣就可以遠眺這座雪白的燈塔。相對而言西望洋山小聖堂仍然保持他們的低調,1892年原來的炮台被拆除,小聖堂更在1935年重建至今天模樣。
今天人們提起東望洋山祇會記得東望洋燈塔而忘記了燈塔下面的小教堂,
2019年《鏡海歸航圖》原圖片,明信片繪畫的是十八世紀南灣泊滿商船的盛況與及背後的東、西望洋山,岸邊的建築物到今天僅有少部分在南灣大馬路找到。
甚至以為燈塔的歷史要比小教室為老;而當地人更自1918年鮑理諾主教逝世後遂將顯得低調的西望洋山稱作主教山。1841年香港割讓與英國後海上貿易活動逐漸移至香港,南灣和西灣失去了繁盛的景象,二十世紀開始澳葡政府開始在南灣填海成為現亞馬喇前地與新口岸發展區,
1989年發行的《傳統交通工具:水上飛機》中的小型張描繪de Havilland DH-85 Leopard-Moth (CR-GAA)正在西望洋山外南灣海面低飛,飛機係在1934年環里斯本、帝力、澳門和里斯本飛行,留意一下西望洋聖母堂是1935年重建至現今模樣,但飛機是在1934年來澳,小型張疑似設計出錯了。
在多次的填海後南灣和西灣更變成南灣湖及西灣湖,昔日的海岸綫僅能從南灣大馬路與民國大馬路能夠辨認。

至1993年東望洋燈塔入選「澳門八景」並在2005年以「澳門歷史城區」其中一項建築登錄世界文化遺產;而西望洋山則在2019年才入選「澳門新八景」。縱使東望洋燈塔與西望洋海崖聖母小堂已多次發行郵票,郵政局仍然分別在2015年發行了《東望洋燈塔150週年》與及在2022年發行《主教山小堂400週年》兩套郵票,巧合拼揍成今次文章的主題。

東望洋燈塔自澳門有印行圖案郵票後登上郵票的次數極為頻密,概因是和大三巴一樣在澳門甚具代表性,2015年郵政局再為燈塔建成150週年發行郵票,不過郵票卻包括了燈塔下方的聖母雪地殿聖堂。聖堂的歷史遠比燈塔為長,不過就從來未有為聖堂獨立發行郵票,甚至在去年同主教山小堂一樣建成400週年也被忽略。

澳門半島雖小但按地理位置來說水坑尾郵政分局確實比郵政總局接近燈塔,故一般會選這裡蓋戳,不過蓋戳質素便有賭博成份。
這套郵票我一直都忘了製作原圖片,但卻製作了2019年發行的《第30屆澳門國際煙花比賽𣾀演》,我在早幾年介紹這套郵票時也解釋了這套郵票設計並不妥善,因放煙花地點係在南灣湖那邊,照片拍攝角度與設計便有犯駁之處,當然既然我也去了澳門便順道製作了全套郵票的原圖片,祇是蓋戳效果並不如意,據說這是水坑尾郵政分局的作風。接下來的三年因武漢肺炎疫情的封關,補製這兩套郵票原圖片之事便不了了之。2023年隨疫情過去再度重臨澳門,
這次我終於記得要補製這套郵票的原圖片,不出所料在水坑尾郵政分局蓋戳是一種賭博,這次蓋戳比疫情前亮麗整潔,當然相隔時間久遠,重做似乎祇是為了一種情懷。
雖說西望洋山上的教堂一直也稱作海崖聖母小堂,但在澳門絕多數的人都直接稱主教山小堂,2022年為教堂建成400週年所發行的郵票也是直稱《主教山小堂400週年》。如之前燈塔郵票差不多,都係以兩枚郵票再加一幅小型張組成,遺憾是當時仍然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澳門除開放中國大陸民眾訪澳外基本上拒絕全球旅客入境,故祇有托朋友製作原圖片。郵票選在世界郵政日發行,也是澳門多年來在世界郵政日的其中一個活動,但2022年10月9日卻是星期日,除集郵櫃位外便祇有通訊博物館營業,故未有原地郵政分局水坑尾的首日日戳可以選擇。不同於東望洋燈塔,主教山小堂的明信片比較少選擇,甚至是難以找尋乎合票圖的明信片,尤其是是為紀念聖母在1858年顯現於法國露德而在小堂下興建的岩洞,有的都是大面積的光面明信片。幸好郵票圖是不難尋找,就托人製作了小堂前廣場的 露德聖母像原圖片,而這明信片其實也可以製作小堂遠景的一枚郵票,但露得聖母像明信片比較少見了。實際上主教山小堂為慶祝建成400週年也有印行一套明信片,幸運的是他們有贈送一套給我,但不幸的是因武漢肺炎疫情未能親身前往領取,
這套明信片也因此錯失。

西望洋山在2019年入選「澳門新八景」而同年郵政局也以此為題發行通用郵票,我也曾介紹過這郵票的 原圖片了,也因為原地郵政分局是水坑尾,蓋戳質素不難估算是慘不忍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