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22年7月1日 星期五

擁抱橙便抹黑蘋果|第15次國際水果日
編寫日期|2021/8/14

自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擬定從2007年開始每年的7月1日定為「國際水果日」之後,至今年剛好渡過15載。去年的年度水果為西瓜,至於今年的是⋯很不幸,這篇文章是寫於去年風雨飄搖的暑假期間,翻查網路和官方網頁其實仍然未有定案,那末我們不妨自己定一個就好了,就從最熱門的橙和蘋果作一決擇,但我相信大家心裡有答案了。


似乎未開始之前我應該先講一段廢話,畢竟今日就是本網誌十週年的日子,我想以現今字媒和非多媒體受到冷落的形勢下,再加上這種小眾興趣,網誌撐得到十年並不是易事。在另一個方面看,因為環境改變了,小眾興趣的字媒在無成本之下變得容易,走上搜尋引擎其實也存在不少相近的私人網站和網誌。至於「收視率」就不要提了,況且大家真的為興趣而寫下去,當然老實的說如果真的沒人去看又是十分可惜的。回歸主題要講,這篇文章是在去年8月13日寫的,大家應不會忘記這段期間大眾媒體正值風聲鶴淚的日子,連帶不少私人網誌和社交專頁縱使不涉敏感題材但為求自保而結束。我去年也說過了這裡雖然暫時維持現狀,祇是擬定每次的題目愈來愈有點困難,就以今日為例其實是可以放一下去年那套「驚天動地」的新香港郵票以作贈興,然而我更是想到這個題目更切合實際。
1
2021年的 1 盧森堡水果商會(Landesuerbstbauveräin) 125週年紀念郵票,巧合瑞士也發行了一枚 2 異形西瓜郵票以迎接夏天的到來。
2
開場白講完便回到主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一直都關注現今社會浪費食物的嚴重情況,以及更多人因缺乏進食水果造而患上慢性疾病而死亡。先在2007年開始每年7月1日定為「國際水果日」;另外也在2019年定下去年為「國際水果及蔬菜年」、每年5月21日為「國際茶日」和每年9月29日為「國際糧食損失和浪費宣傳日」,這些日子我好想信大家也沒有聽過,甚至以為我在隨便的寫。我就在寫這文章時去看一下衞生署轄下食物安全中心網頁、「全城減鹽減糖」和「大嘥鬼」社交媒體專頁,在上述日子前後根本就沒有貼文甚或是宣傳,甚至乎單單在7月1日「國際水果日」全部社交媒體專頁都沒有任何貼文提及這個日子。當然我也知道並不單是香港冷待這種國際性的宣傳活動,就連歐美地區也沒有太多相關活動,華語地區更只有星嘉坡《早報》在6月30日有提及,那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定這些日子的意義是什麼?

無論如何總有不少人熱愛水果的,例如以水果代替一日三餐、果汁代替開水作日常飲料,五花八門的種類總有一款喜歡的,但最多人想到而又最基本的就是橙和蘋果了。最早的橙,和相類似的柑、
3
4
地中海一帶如 3 塞蒲路斯絕對適合種植橙樹,普遍到以至路邊都可以見到蹤影。葡萄牙的種植基地在阿爾加維地區,該區的橙更是特有種,首都 4 里斯本地鐵站也見到其磁磚畫。
橘原於中國南方現今大約雲南一帶,後來輾轉流傳到中東、北非和歐洲南部地中海區域;在地理大發現年代植根北美洲西部,也循海路抵達非洲南部,這些地方因其陽光和雨水充足都適合橙樹生長。大多地方民眾都是把橙直接食用,但地中海地區很早就把橙作為料理食材甚至釀酒,葡萄牙南方阿爾加維地區是伊比利半島其中一個盛產阿爾加維品種橙的地方,除了原箱出口歐洲國家和用作果汁加工之外,在八世紀開始已經流傳以橙製作的料理食譜,到目前仍是經典的艾斯托依傳統飯後甜品橙皮大米布甸(Arroz Doce),有別於其他地方的大米布甸,他們會混入橙皮和玉桂製作,並伴以橙花點綴;還有以橙花和果肉釀的橙酒(Licor de Flor)也是他們的特產。在華語地區,不同種的柑橘屬果實除了橙可被稱作柑、桔和橘,料理方面有我們熟悉的陳皮或者乾果。桔因其發音與「吉」相同,農曆新年期間可謂用途巨大,例如放一盆桔作擺設或者畫在年畫之中,在新界大埔林村在農曆新年期間亦有拋寶碟的祝願習俗,時至今日成為當區的旅遊活動,要順帶提一下歷年都是將寶碟拋向村口的榕樹,只是多年前老榕樹不勝負荷部分倒塌損毀,樹木並未能夠回復舊貌,只能在村內重植另一棵榕樹代替。
5 6
7
葡萄牙人從八世紀開始就流傳不少以水果作食材食譜,其一是阿爾加維地道的 5 橙皮大米布甸,而華人更特別是把橙用作祭祠之用,在香港林村 6 拋寶碟就要用上橙了。與橙的同類桔和「吉」同音,除了有 7 祝賀之意更不時會像 8 齊白石繪畫在寫生上。
8
9 10 11
只有1962年的 9 西德《白雪公主》郵票才重現公主咬上巫婆送的蘋果一刻,2015年 10 塞爾維亞票圖公主雖然舉蘋果,但卻沒有吃掉;而只出現大團圓結局的就是 11 瑞士1985年的兒童附捐郵票。


中國1990年的《控制生育》郵票設計前衛,以蘋果寓意國家糧食不足人口彭脹所需。

相對而言,蘋果似乎是黑暗的像徵,世界各地縱使都有種植蘋果或者有各種地道傳統食譜,不過更多的是從小灌輸蘋果是給邪惡力量利用,或者是考驗他人的使者。最為人熟悉的是格林兄弟收編的各地民間故事:《白雪公主》(Schneewittchen)中惡毒巫婆給公主餵食染毒蘋果後公主陷於昏迷、《荷嘞太太》(Frau Holle)裡面擬人的蘋果樹向兩個女主角要求把樹上已熟的蘋果搖下。在流傳的神話故事中,《阿當與夏娃》(Adamo ed Eva)因食了像蘋果一樣的禁果而被逐伊甸園、《特洛伊戰爭》(Trojan War)起源更是原於一枚金蘋果。普遍來說蘋果雖是代表喜慶的紅色,但在華語區卻沒得到一些地位,古代流傳下來的繪畫甚少見到蘋果的蹤影,現今更是給有心人借意攻擊,中國共產黨在上世紀更借 蘋果作媒來控制生育以免把牠們的蘋果吃光,到今日出現的人口嚴重老化結構必然是自食惡果。

究竟,有何解究從古到今都有「蘋果就是原罪」的結論呢?蘋果不經意成為古今故事中的大反派道具,而橙為何又可以在多少的風雨中置身事外。
12 13
14
蘋果原生於中國新疆,與橙一樣隨後傳至歐洲和新大陸,因係屬溫帶植物故有不少較北的國度生產,例如 12 瑞士、德國、加拿大和日本;由於如此蘋果便經常出現在家傳戶曉的故事中,最熟識的固然是聖經故事 13《阿當與夏娃》(揚・馬比斯 (Jan Gossaert)約1517年畫,荷蘭博伊曼斯.范伯寧恩美術館藏品)和希臘神話 14《帕里斯的裁判》(Jugement de Pâris)中的金蘋果(倫納德.利穆辛(Leonardo Limosin)1562年畫,法國國家文藝復興博物館藏品)。還有直到今天膾炙人口的格林童話故事,15《荷嘞太太》出現的擬人蘋果樹。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