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如果不計算那些集郵代理,其實每年世界各地發行企鵝郵票都有一定的數量,諸如探測南極、保護南極、動物園、玩偶等等,都會畫一兩隻企鵝在畫面內。巧合就連香港也發行了兩次企鵝郵票,都就是眾所周知的為海洋公園而發行。不過收集雀鳥郵票的,![]() 好了,有少少越扯越遠,而且話亦重覆了,重點就是說因為企鵝的物種種類太少而限制了發行企鵝郵票的國家數量,所以很多時除了物種重覆之外,發行國家也在重覆,內容就是一模一樣。好似四個常年發行南極領地郵票的郵政機關已經近乎每年都要發行企鵝相關郵票, ![]() 如果是這個網誌的忠實讀者,應該記得去年3月《2017/18年季度南極封集》已經介紹過兩塊這套郵票的原圖片了,那為何要到今天才要介紹其他信封呢?而且有一封更是今年早前才銷戳,似乎失去意義?其實如果熟識他們的運作情況,也知送科學家、義工(也並非不收薪金的)和補級去南極的船期也就只有9月、11月和翌年4月,而冬季大部分都不設服務,縱使已安排好貼票的信封,亦不可能趕及航班。例如說2月在香港寄出郵包,準時的話就可以趕上3月往基地的補級船,四月便可以隨完成該季度任務的科學船返回福克蘭群島;又或是趕不上回程船期就會在南極的郵局過上一個冬季。不過在福克蘭群島趕不上船期的話就會呆到9月才有機會上船了,這為什麼東西要花上兩年時間才完全返回。這樣,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這6種企鵝,畢竟郵局和代理的網頁描述更為詳盡,節省時間我不全部搬字過紙了。 |


重溫兩塊原圖片,上邊的是亞德利企鵝而下邊是南極企鵝。這次因很早已準備好明信片而且郵路暢通,終趕上首日發行戳(其實上面一塊帝皇企鵝原圖片也是Signy首日日戳,只是沒有「First Day of Issue」字樣)。英屬南極領地至今絕少刻製首日圖案特別戳,都是日常三個基地的首日日戳輪流使用。
貼好郵票的信封在2019年2月已經從香港寄出,如同上邊所講狀況,應該有很大機會趕不上該季度的回程末班船。這封由Rothera寄出的日期是4月26日,然後在11月7日才返回福克蘭士丹利港。 |
這是另一封從Signy基地寄出的掛號封,日期已經是2020年3月30日,據觀察是一整批進行蓋銷的,可惜在福克蘭群島未有蓋上郵戳,其時因武漢肺炎疫情航班嚴重延誤,至六月才抵達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