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24年6月1日 星期六

造山運動與冰河帶|瑞士世界自然遺產
編寫日期|2024/2/10

我每年都會有數篇文章介紹不同題材與雀鳥的瑞士郵票,不過似乎除了2018年的貝林佐納城堡就沒有出現過世界遺產了。適逢2023年首3個世界遺產登錄40週年,瑞士郵政在第四季發行了2008年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的《蕯多納地質結構區》(Tektonikarena Sardona)小型張,亦都是「經典瑞士景觀」(Typische Schweizer Landschaft)系列最後一輯。
這個橫跨十載的「經典瑞士景觀」系列我曾經介紹過了,是2019年的米施泰爾(Val Müstair)的Val Mora,雖然米施泰爾的本篤會聖約翰女修道院(Benediktinerinnenkloster St. Johann)在1983年登錄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但和這票毫無關聯。今次發行的是整個系列的最後一集,係2008年才登錄成為世界自然遺產的蕯多納地質結構區(Haut lieu tectonique suisse Sardona),亦是瑞士至今第3個世界自然遺產。蕯多納形成原因是因為兩個斷層的推力把北面的山峰向上推,使欽格爾赫訥山(Tschingelhoren)出現此造山運動時的格拉魯斯斷層(Glarus Overthrust),與及奇異的岩石紋理。

蕯多納地質結構區遊客中心就在蕯爾甘斯,不遠處就是十三世紀建成的蕯爾甘斯城堡,早在1899年城堡改變成為博物館。
弗利姆斯著名的除格拉魯斯山景色,其碧藍的考馬湖亦吸引不少遊客。
蕯多納地質結構區雖然大部分位在格拉魯斯州,但與南面的格勞賓登州接壤,故相對而言從格勞賓登州向北方觀望更能欣賞主要山脈欽格爾赫訥山和奧芬山(Ofen),但如果是打算健行或攀爬山峰,選擇起點便是聖加侖州的薩爾甘斯(Sargnes)較為接近,該處更是有遊客中心可先行暸解蕯多納地質結構區形成過程。

一如之前的同系列郵票,整幅小型張以一幅過的照片完全覆蓋,祇是簡單加上國名和面值,而票題則續使用同款美術字。至於票圖,係格拉魯斯山主峰之一塞尼亞斯峰(Piz Segnas),如上所述位處格拉魯斯州與格勞賓登州之間,整座山峰高3.099公尺,在拉魯斯州埃姆(Elm)及格勞賓登州弗利姆斯(Flims)係可以欣賞到山峰的景色。欽格爾赫訥山除了其地造山運動形成的清晰可見的地形結構,另一奇異特色是山峰東面的馬丁斯洛赫(Martinsloch)洞穴,這個洞穴就在半山之上,每年3月與9月的春秋時份,陽光會巧合地穿越洞穴直射埃姆教堂鐘樓的鐘面上的奇景。

瑞士另一自然遺產也是和阿爾卑斯山有密切關係,係2001年初次登錄並在2007年擴展的阿萊奇自然保護區(Jungfrau-Aletsch-Bietschhorn),整個大面積的阿爾卑斯山地區位處瑞士西南伯恩州與瓦萊州之間,阿萊奇冰河(Aletschgletscher)是至今歐亞大陸面積最大冰河,
瑞士郵政在2006年發行過伯恩山(Berner Alpen)郵票,從東北至西南分別是艾格峰、僧侶峰與少女峰,僅少女峰在世界自然遺產範圍;至於阿萊奇冰河在2003年的世界遺產郵票中曾經出現。
關注氣候變暖|因應氣候暖化問題,2009年瑞士郵政印行一枚郵票展示了位於格勞賓登州的已近枯歇莫特拉奇冰河,從1850年至2008年當地平均氣溫升高1,5°C,令冰河從藍色綫下退至橙色綫。製作原圖片的明信片在1920年代印行,可見冰河界綫已退至紫色綫。
達120平方公里,從僧侶峰一直伸延至羅訥河河谷。然而隨地球自1980年代開始氣候暖化,冰河在2005和06年間融化了100米,這樣的融化似乎並沒有停止並愈趨嚴重。

伯恩山早在1812年前便建成窄軌齒輪鐵路從艾格峰山腰穿過隧道登上3.457公尺高的少女峰車站,原先鐵路是僅作觀光與及滑雪用途。直到1922年瑞士聯邦議會同意在少女峰上籌建一氣象站,因氣象站建在斯芬克斯石上便命名斯芬克斯天文台(Sphinx-Observatorium),使少女峰鐵路亦有另外的實際用途。以石塊建築的氣象站自1931年開始運作,位置就在僧侶峰與少女峰的中間海拔3.571公尺高馬鞍上,1950年增加了穹頂以觀測天文現象,1993年氣象站再度擴建,加建了電梯和玻璃大廳,和向公眾人士開放的圍繞整個氣象站的棧道。

瑞士郵政在2022年發行郵票以紀念氣象站籌建百週年,與一般的以開幕年份作為週年紀念有些分別,郵票以高視角度向東南望氣象站及其下的阿萊奇冰河,這插圖與2012年發行的少女峰鐵路百週年郵票順帶發行的明信片一模一樣,不過我卻忘記了這片而選擇了使用戰後印行的照片明信片製作原圖片,雖然角度與建築物外觀不太一樣,整體效果也不是太差的。

據悉蕯多納遊客中心有售賣該區範圍的明信片,但好明顯是除非親臨選購否則也難以獲得,故找古老明信片比較可取,塞尼亞斯峰既然可以從弗利姆斯考馬湖遠距離欣賞,那麼循此途徑尋找就對了,上面彩色明信片是重新製作,原因是第一次的黑白明信片陰差陽錯畫錯了蓋戳位置。
原圖片也沒有什麼可以介紹了,因為這幅戰後明信片包括了氣象站、少女峰山坳火車站和阿萊奇冰河,這幅我還有製作了銷首日特別戳的原圖片。

阿萊奇冰河自四個上流在僧侶峰滙合後向東南方推進,至埃基斯峰前大轉彎向西南。郵票上的是貝拉普爾上的飯店與小教堂,與遠處的芬斯特拉峰和右邊的埃基斯峰,這裡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成為觀賞冰河渡假勝地。

也是40年|巧合地,與上一次介紹的葡萄牙一樣,瑞士首3個世界文化遺產係1983年登錄,分別是伯恩歷史城區(Vieille ville de Berne)、聖加侖修道院(Abbaye de St-Gall)和米施泰爾本篤會聖約翰女修道院(Couvent bénédictin Saint-Jean-des-Sœurs à Müstair)。在2003年瑞士郵政有為此發行郵票以紀念20週年,去年開始集郵處備有全國6個集郵櫃位的圖案日戳,適逢9月9日是郵票發行20週年的日子,故順道補回其中的兩幅原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