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13年4月27日 星期六

瑞士《本地雀鳥》通用郵票

雀鳥題材除了是特別郵票之外也是通用郵票的熱門題材,不難理解是因為一個國家都會有上百種常見的本地雀鳥。就以最近數年而言,香港、台灣、星嘉坡、直布羅陀都以鳥類為圖E印行了通用郵票,瑞士由2006至08年期間的通用郵票也是《本地雀鳥》,再於2009年因郵資調整添食兩枚成為全系列共十枚的一組郵票。


其實瑞士更換通用郵票的頻率也相當高的,自2003年開始以自動黏貼形式開始發行通用郵票後,《本地雀鳥》(Einheimische Vögel)已經是第四組的同類郵票,同以往一樣瑞士郵政並不會同一日發行一齊個系列的全部郵票,而是每年僅出現一至四枚。

製作的實寄封當然不祇有這兩個,但這兩個在一堆封中有意思,除了貼比較多枚外還有貼上世界首枚在2000年發行的刺繡特別效果郵票,那還要索回掛號收據留記錄。
這樣雖然集郵者不太負荷太多但就是把發行間期延長不少,趣味性有減少之嫌。按計劃,在三年期間發行共八枚雀鳥郵票,都是國內及國外的基本郵資資費面值,至於補資用低面值和高面值郵票則是其他兩個系列郵票。

第一枚發行的是大杜鵑(Common Cuckoo),一種普遍在歐亞大陸與撤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大陸常見的候鳥,可惜當時發行時就錯過了並未有製作任何封片。至翌年第二輯是國內面值的四枚郵票才突然發現要留點記錄。然而集郵處提供的郵戳是森格赫(Sempach),這個地方並非任何一種雀鳥現有聚居地或是模式物種的搜集地,僅是瑞士雀鳥觀測學會(Schweizerische Vogelwarte Sempach)的會址,

第一枚大杜鵑我終於在2011年製作了原圖片,原地郵政局我選了卡特布倫(Kaltbrunn),祇因為是圖案日戳是雀鳥。
觀察學會自1924年始創至今近90年,但由於郵票不是紀念觀測學會故地點不太合適了,當然因為森柏赫湖(Sempachersee)如果配是水鳥物種也可以說得過去的。為此唯有放棄首日特別戳而改為逐幅原圖片按各物種最大聚居地附近的郵政局銷戳,很可惜上述的大杜鵑在集郵處很快就售完了,僅有在一般的郵票商店購買,因此𨩈戳日期稍為延後。幸運地雖然是郵政分局蓋戳,但效果也非常漂亮接近完美。同時我也製作了些實寄封,不過操作上稍不成熟完成後就覺得怪怪的。

2009年原本沒有任何新通用郵票發行,卻因為郵資調整而改變了,歐洲大陸的基本郵資從1,30法朗升到1,40法朗;非歐盟區域從1,80法朗升至1,90法朗,為此郵政局添食兩枚《本地雀鳥》郵票,同時將舊面值那個「優先函件」標籤刪除後重印,新郵票面值字體從Helvetica改成Univers,整組十枚郵票看上去怪怪的。
紅翅旋壁雀 (Wallcreeper)
蒼頭燕雀 (Chaffinch)
大山雀 (Great Tit)

鬼鶚 (Boreal Owl)

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

馬爾他的寶藏

馬爾他的郵票,我想大家都認識了。認識它,並不是因為馬爾他的郵票有特別的吸引力,亦不是因為題材與大家息息相關,只是因為WOPA的原因,大家的錢⋯ 正確的說是代用券都靠向馬爾他了,當然我也不例外,其中一次選購了馬爾他的《馬爾他的寶藏》(Treasures of Malta)郵票。


只是經WOPA發貨較慢,而且只能整套購買,之後直接於馬爾他集郵組網站訂購,可以要求購買四方連或者單枚郵票購買,還要免郵費,服務確實比WOPA滿意。

《馬爾他的寶藏》系列到今年已發行3輯,第一輯為2010年10月19日發行的馬爾他海岸懸崖(Natural Treasures),馬爾他位於地中海中的小島,海岸長期受海浪拍打侵蝕,而受南下的強風影響,海岸侵蝕比其他地中海地方嚴重。
郵票選取4個海岸懸崖分別是Gozo的Azure Window、Zurrieq的Blue Grotto、Gozo的Ta'Cenc和Filfla。Filfla是馬爾他一個離岸的小島,其他的景點則位於馬爾他和Gozo,實寄封選取Blue Grotto的原地Zurrieq補資€0,17掛號寄出。

第二輯為2012年9月26日發行的歷史圍牆(Historic Gates),同樣選取四個馬爾他具歷史地位的景點包括位於Zabbar的Notre Dame Gate、Vittoriosa的Couvre Port Gate、Victoria的 Lunzjata Valley Gate和Ghajnsielem的Fort Chambray Gate。翻查馬爾他的歷史,於羅馬帝國時代她佔據一重要地位,因一海之隔的迦太基(Carthage)是羅馬帝國最大敵國,而馬爾他正正位於羅馬帝國和迦太基中間,

因而馬爾他成為羅馬帝國重要據點,建築圍牆以作防護。實寄封選取Fort Chambray Gate的原地Ghajnsielem補資€0,85掛號寄出。

第三輯為2013年3月25日發行的噴泉(Fountain),今次只選取3個馬爾他首都瓦勒他(Valletta)及Floriana的古典噴泉。瓦勒他已於1980年被記錄為世界遺產,全因馬爾他與羅馬帝國的聯繫。夏季時期地中海地區天氣炎熱,於羅馬帝國時期已建築大量噴泉供居民使用,現英國、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仍遺留不少羅馬帝國時期的噴泉。

三輯《馬爾他的寶藏》都是由Cedric Galea Pirotta繪製,只是印刷比歐洲各國郵票普通了點,而馬爾他使用中的郵戳對想念英國事物的香港人絕對是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