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入2023年社會雖然回復至「2019年反修例事件」前一樣,不過已經人面全非,而網站一如網站通知所預告將不會再作恆常更新,惟這不等於完全終結,各位有時間的話不妨看看舊文,我已經將全部文章重新編輯,最後仍然要感謝各位多年支持。

2019年6月6日 星期四

龍蝦島和香港的淵源

舊年(2018年)特尼斯坦達庫尼克島發行了一套紀念郵票記錄了一件140年前的Mabel Clark船隻閣淺意外,這事在昔日航海歷史中並非什麼大事,但是巧合的與開埠不久的香港卻有一點關係。


僅建成航行不夠一年的美藉帆船Mabel Clark號在1878年3月9日在英國利物蒲裝上2.000多噸的煤炭準備南行遠赴英國在遠東區新擁有的殖民地香港,當時的香港因缺乏資源且人口不多,剛佔有的九龍半島則是農務地帶,故大部分的物資都是從英國及其他國家進口,情況至十九世紀末英國租借新界後發展工商業才得以舒緩。Mabel Clark循當時經典的路徑向南大西洋進發,原計劃經過南非好望角後轉向東行經過印度及星架坡後北上,不過卻偏離航道甚遠,
Mabel Clerk沉船意外》(Wreck of the Mabel Clark, 1878)首日實寄封,四枚郵票都是描述沉船意外和之後其他船隻援救船員情況。既然船上貨物原是運往香港,郵票都和香港有一些關係。
在5月1日午夜2時遇上風暴並撞上特尼斯坦西北角的Molly Gulch,島民雖然立即救援,但最終只有6人幸存18人遇難,幸存者隨後的日子被送往澳洲或星架坡等地,至於破船遺留下來的物件,當中的木材被作為小屋的建材並保留至今,即是Mabel Clark Guest House;而兩枚銅鐘則被掛在聖瑪麗教堂,至2001年教堂鐘樓被風暴吹毀為止。

特尼斯坦從昔日至今都不是船隻補級的早途站,但卻因地緣關係而令捕漁業得以發展,最為有名的都應該是龍蝦了。龍蝦不時出現在特尼斯坦的郵票,最廣為人知的經典是1954年發行的伊利沙伯二世圖案通用郵票中的半便士郵票,在2018年發行的《捕魚業70週年》(70th Anniversary of the ‘Tristan Venture’)也曾經出現過。特尼斯坦在近日更發行一輯特別郵票《龍蝦工業》(Tristan Lobster Fisheries)作為介紹新建的加工工場和捕漁船Geo Searcher,這些高級的海鮮大都是經南非轉口至英國售賣。特尼斯坦近日值得收藏的郵票除了以上兩套之外,2月也曾發行一套《鯨魚》(Whales)郵票介紹四種南大洋及南大西洋分水嶺海域中常見的鯨魚,圖案精美實是不可錯過。
最新發行的《龍蝦工業》郵票首日實寄封,再度展示這傳奇行業運作情況,其實特尼斯坦在2008年時曾發行《捕漁業60週年》(60 years of Tristan Fisheries)郵票,以照片回顧當年工業生產情況。
《鯨魚》首日實寄封上的郵票把四種地球上最巨型及代表性的鯨魚展示,包括虎鯨(Killer Whale)、長鬚鯨(Fin Whale)、南露脊鯨(Southern Right Whale)和謝氏塔喙鯨(Shepherd's Beaked Whale),郵票顏色亮麗。